[廣州美食地圖] [世博年漫遊長三角][日本築地美食大追擊]

[香港菜] 御膳坊-花膠大王 (名人起筷 - 羅蘭)

名人起筷 - 羅蘭 每日三餐必有規律


名人起筷 - 羅蘭 昔日眾星搶食道具菜


名人起筷 - 羅蘭 裘千尺造型深入民心


影后羅蘭相約記者去美孚「御膳坊」吃花膠,大家約在海味店等候,順道見識一下愈來愈珍貴罕有的「公肚」——公,不是性別,是行頭話,是用以區分巨型花膠的名字。公肚,又名廣肚,通常指魚或深海大魚的魚鰾,但它們太貴了,不好意思要羅蘭姐破費,吃花膠筒已經不錯,燜成軟腍又爽口的花膠扒,價錢夠大眾化,日常多吃也能負擔。
 
 
隱於美孚一角的「御膳坊」,最初專賣燉湯,後來變了菜館,主打花膠菜式。老闆陳昌順的名片還印有「花膠大王」4字,好大口氣——原來,這是他在同區開設海味店的名字。陳昌順說,1980年代開始從非洲引進魚鰾,製成花膠,賣給香港食店,經營菜館,只是近幾年的事。
 
花膠大王 赴非洲買魚鰾
中國人老早就懂得吃花膠,陳昌順自封為「王」——在某個特定時空而言,也許成立,至少他擁有美孚新鸷內最大的花膠專賣店,由乾貨至䒷上美饌,都能做到一條龍服務,更在上環設有批發店,供應本地食肆,生意做得很大。
陳昌順曾在汕頭某菜館廚房打工,來港後經營製衣,本來去非洲買魚皮做衣料,卻買了魚鰾回來製花膠,創辦食肆過程,實屬無心插柳。「1980年代,我去非洲坦桑尼亞、烏干達等地買魚皮做皮革,眼見當地人把魚鰾與魚頭魚骨等下欄烘乾打粉做飼料,很浪費,於是想到不如留下魚鰾做花膠。」
 
魚鰾價近20年升20倍
陳昌順教非洲人抽起魚鰾,裝箱運港,但當時不懂竅門,半個貨櫃都發臭了,後來才學會用凍櫃。「當年半櫃貨發臭了也不用虧本,因為來貨太便宜了,每公斤才兩美元(約15.6港元),剩下半個櫃的貨也夠我賺回來了。」他形容,80年代從非洲運來的魚鰾,平均每隻重一至兩公斤,他在內地設廠加工,把魚鰾烘乾成花膠,供應香港市場。
陳昌順指如今非洲已有很多華人去買貨,肯尼雅、塞內加爾、岡比亞都有大量魚鰾供應,不過,有內地商人擾亂了市場秩序,亂出高價,近20年來,魚鰾貨價茘升,每公斤已達30至40餘美元(約234至312港元),比1980年代升了20倍,生意難做。
 
大魚漸少 改吃花膠筒
花膠中最昂貴的公肚,即由深海大魚如魚等魚鰾製成,每斤乾貨零售價可達萬餘元。但在過度捕魚的情下,大魚愈來愈少,大家都只好接受現實,改吃較為薄身、來自魚齡較淺的魚的花膠筒。陳昌順說,花膠筒吃得過,取價豐儉由人。不論鹹淡水魚的魚鰾都可製成花膠,當然,一分錢一分貨,不用多解釋大家也應明白了。
 
御膳坊(花膠大王)
地址:美孚新鸷荔灣道12號B地下
電話﹕2741 2329

明報網站
採訪﹕伍成邦
攝影﹕陳淑安




hello

最新影片
( 請按三角形圖案展開或收藏,
不要按日期月份,否則等很久!)